臨池學書
注音:
意思解釋: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出處典故:《晉書 衛恒傳》:「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
成語簡語:lcxs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指刻苦學習書法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我們要有王羲之臨池學書的刻苦精神
來源故事: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讓兒子王獻之從小學習練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獻之寫「大」字讓父親檢查,父親在字上加上一點成為「太」,他跑去問母親,母親告訴他只有一點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獻之守在家里18個大水缸邊練習寫字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饒有風趣
- 惡衣粗食
- 弄鬼掉猴
- 靜中思動
- 三錘兩棒
- 臨池學書
- 惡衣薄食
- 三番四覆
- 晴云秋月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克己復禮
- 寂天寞地
- 神機妙算
-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回眸一笑
- 靜觀默察
- 風餐露宿
- 勖勉有加
- 風掣雷行
- 瓊臺玉宇
- 剔抽禿刷
- 餓虎逢羊
- 聊勝一籌
- 人窮志短
- 虛中樂善
- 餓鬼投胎
- 瓊臺玉閣
- 精心勵志
- 磨穿鐵硯
- 風塵仆仆
- 虛左相待
- 騰空而起
- 瓊林玉枝
- 過目成誦
- 國之干城
- 惡言潑語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傷心慘目
- 聚而殲之
- 勖以大義
-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閃爍其辭
- 摩頂放踵
- 來去無蹤
- 拿班作勢
- 口多食寡
- 聚精凝神
- 交梨火棗
- 豐功偉績
- 滅頂之災
- 遒文壯節
- 揮灑自如
- 降尊臨卑
- 懷才不遇
- 桃李遍天下
- 懸斷是非
- 豐取刻與
- 三過家門而不入
- 簡明扼要
- 聚沙之年
- 賞一勸百
- 虎穴龍潭
- 撒水拿魚
- 倘來之物
- 嗟來之食
- 快人快語
- 豐年玉荒年谷
- 聚螢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