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成語字典 >>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注音:ㄌㄧˋ ㄌㄧㄥˋ ㄓㄧˋ ㄏㄨㄣ

讀音讀法:利令智昏的讀法

意思解釋: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貪圖私利;使人頭腦發昏;甚至失去理智。

出處典故: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贊》:「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余萬眾,邯鄲幾亡。」

成語簡語:llzh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和「見利忘義」;都含有「為私利而做事」的意思。有時可通用。但~偏重于「智昏」;即頭腦發昏的意思;而「見利忘義」偏重于「忘義」;「忘掉道義」。

同義詞:見利忘義利欲熏心

反義詞:見利思義舍生取義

成語例子:獨苦國人無識者,利令智昏,則不免受其餌矣。(章炳麟《敬告對待間諜者》)

英語翻譯:Profit makes wisdom blind.

日語翻譯:利に目が眩(くら)む,利に迷う,欲(よく)に目が眩む

俄語翻譯:потерять последние остáтки умá от áлчности

其他語言:<德>aus Habgier den Verstand verlieren <von Geld besessen sein>

成語謎語:財迷

來源故事: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占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愿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于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么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甚么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張,并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后,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后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后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后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上一個: 老之將至 下一個: 勵精更始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