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成語字典 >> 膾炙人口

膾炙人口

注音:ㄎㄨㄞˋ ㄓㄧˋ ㄖㄣˊ ㄎㄡˇ

讀音讀法:膾炙人口的讀法

意思解釋:膾:細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鮮美;使人愛吃。

出處典故: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敘不遇》:「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

成語簡語:kzrk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復雜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復雜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和「喜聞樂見」;都有(文藝作品)被人喜愛;受到人們稱贊的意思。不同在于~含義廣;除了含有人們普遍傳誦意思外;還可指受人喜愛的肉菜;「喜聞樂見」只表示「受人喜愛」;語義比~窄。

同義詞:喜聞樂見愛不釋手交口稱譽

反義詞:平淡無味

成語例子:一部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聞一多《歌與詩》)

英語翻譯:enjoy great popularity

日語翻譯:人口(じんこう)にかいしゃする

俄語翻譯:приходиться всем по вкусутся

其他語言:<德>allgemeine Anerkennung finden <sich groβer Beliebtheit erfreuen><法>être l'objet de l'admiration générale

成語謎語:拿筷子吃飯

來源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么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么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上一個: 枯木死灰 下一個: 累月經年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