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
注音:
意思解釋:矯:糾正;枉:彎曲;過正:超過了限度。彎向另一方。把彎曲的東西扭直;超過了限度而彎向另一方。比喻糾正謬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出處典故: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成語簡語:jwgz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差之千里
成語例子: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細柳》)
英語翻譯:lean over backward
日語翻譯:誤(あやま)りを正すのに度(ど)を越(こ)すこと,是正(ぜせい)が行きすぎる
俄語翻譯:перегибать палку <переборщить>
其他語言:<德>beim Korrigieren eines Fehlers das Maβ überschreiten<法>tomber d'un excès dans un autre
來源故事:
漢景帝擔心諸侯勢力過大會自己稱王,出現中央管不住地方的矯枉過正的局面,就采用晁錯的建議,借故削了幾個諸侯王的封地。吳王劉濞竟借清君側的名義企圖謀反,迫使漢景帝殺死晁錯,從而出現歷史上的「七國之亂」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矯枉過正
- 知足不殆
- 合不攏嘴
- 屠腸決肺
- 拿賊要贓,捉奸要雙
- 影單形只
- 遠慮深思
- 金龜換酒
- 臨危不亂
- 后院起火
- 街溜子
- 決一勝負
- 龍蛇混雜
- 后患無窮
- 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 廢銅爛鐵
- 盲人把燭
- 震風陵雨
- 遠水救不了近火
- 羅掘一空
- 紅得發紫
- 廢奢長儉
- 興丞相嘆
- 蘊奇待價
- 大雪紛飛
- 知止不辱
- 汗牛充棟
- 拿賊要贓,拿奸要雙
- 興廢存亡
-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三長兩短
- 賾探隱索
- 揭債還債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天下大勢
- 巧不勝拙
- 臨危效命
- 街談市語
- 鎮定自若
- 大雅宏達
- 大卸八塊
- 大信不約
- 知足常足
- 興國安邦
- 遠親近友
- 遠水救不得近渴
-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 知足無求
- 興利節用
- 偷懶耍滑
- 平庸之輩
- 未可同日而語
- 偷貓盜狗
- 居移氣,養移體
- 片言只字
- 難上加難
- 屠狗賣漿
- 深入人心
- 天下鼎沸
- 奮臂一呼
- 紅妝素裹
- 天無寧日
- 難割難分
- 輪扁斫輪
- 平原十日飲
-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 難割難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