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注音:
意思解釋: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出處典故:漢 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成語簡語:jgeq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同義詞:逼上梁山
反義詞:忍辱偷生
成語例子:一時各路人馬,揭竿而起,不分晝夜,兼水路紛紛入鄂。(白先勇《梁父吟》)
英語翻譯:start an uprising
日語翻譯:むしろ旗(はた)をかかげていっきを起(お)こす
俄語翻譯:поднимáться на восстáние
成語謎語:跳高;等到魚兒上鉤時
來源故事: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云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里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余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雇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并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拼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扎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并商定借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后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一塊兒干。大伙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占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揭竿而起
- 撼樹蚍蜉
- 臨危效命
- 巧斷鴛鴦
- 大眼瞪小眼
- 推波助瀾,縱風止燎
- 老于世故
- 喬裝打扮
- 臨危制變
- 片言只字
- 震撼寰宇
- 遠引曲喻
- 推誠愛物
- 直入云霄
- 興亡成敗
- 奮不顧生
- 興云作霧
- 龍血玄黃
- 敬布腹心
- 奮臂大呼
- 威望素著
- 兼收并蓄
- 猢猻入布袋
- 互為表里
- 七行俱下
- 震天駭地
- 直樸無華
- 老羞成怒
- 且戰且退
- 旁敲側擊
- 臨危自悔
- 興旺發達
- 推誠布信
- 臨噎掘井
- 推誠相信
- 臨淵羨魚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 海外扶余
- 推誠待物
- 為民父母
- 震天鑠地
- 直節勁氣
- 臨危自省
- 徵羽之操
- 敬鬼神而遠之
- 天下老鴉一般黑
- 大魚吃小魚
- 難以啟齒
- 直如弦
- 年高望重
- 遠引深潛
- 遠在千里,近在目前
- 大隱朝市
- 推誠相待
- 天下大同
- 難舍難離
- 如湯沃雪
- 難伸之隱
- 天下大治
- 好事成雙
- 怫然而怒
- 震懾人心
- 大有希望
- 狼狽為奸
-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 匿瑕含垢
- 毫不在乎
- 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