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入佳境
注音:
意思解釋:佳境:美好的境界。逐漸進入美好境界。比喻情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出處典故:《晉書 文苑傳 顧愷之》:「愷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
成語簡語:jrjj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表示向好的方面發展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同義詞:佳境漸入、漸至佳境
反義詞:急轉直下
成語例子:行過了許多亭閣,真是個漸入佳境。(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二回)
英語翻譯:be on the growing hand <grow better>
日語翻譯:はいよいよ佳境に蕑る
成語謎語:逐步走向美好的前程
來源故事:
東晉晉陵無錫人顧愷之(約346-407年),字長康,小字虎頭。顧愷之學問淵博,很有才氣,曾經給桓溫、殷仲堪等人做過參軍之類的官。他尤其擅長繪畫,當時的名家如謝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顧愷之性格怪異,與常人不同,人們都稱他有三絕,即才絕、畫絕、癡絕,表現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羈。
傳說他喜歡吃甘蔗,但是與常人不一樣,嚼食甘蔗時,與一般人先吃主干后吃末稍不一樣,總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對他的這種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則回答說:「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