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馬
注音:
意思解釋:危害馬群的壞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出處典故:宋 劉安世《盡言集 應詔言集》:「恣其毀譽;如害群之馬,豈宜輕議哉!」
成語簡語:hqzm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趕走害群之馬的走狗!(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英語翻譯:an evil member of the herd
日語翻譯:集団 (しゅうだん) に害を與(あた)えるもの
俄語翻譯:Паршивая овцá всё стáдо пóртит
其他語言:<德>ein Pferd,das der Herde Schaden bringt <ein schwarzes Schaf><法>individu nefaste à la société <brebis galeuse>
來源故事: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一次,黃帝要去具茨山,卻在襄城迷了路。這時,他遇到了一位放馬的男孩,便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什么地方嗎?」男孩回答說:「知道。」黃帝又問:「你知道大院的住處嗎?」男孩也回答說知道。黃帝聽后心里很高興,說:「小孩,你真了不起,既知道具茨山,又知道大院住的地方。那我再問你,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嗎?」男孩回答說:「治理天下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前幾年,我在外游歷,當時還生著病,有位長輩對我說:‘你在外游歷的時候,要注意日出而游,日入而息!’我現在身體好多了,打算去更多的地方。所謂治理天下,也不過如此罷了。」黃帝覺得男孩很聰明,便再次要男孩回答究竟如何治理天下。男孩只得說:「治理天下的人,其實與放馬的人沒什么兩樣,只不過要將危害馬群的壞馬驅逐出去而已!」黃帝很滿意男孩的回答,稱他為「天師」,并恭恭敬敬地對他拜了幾拜,然后才離開。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強不凌弱
- 強不凌弱,眾不暴寡
- 豪門貴宅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轉徙無常
- 世路榮枯
- 延口殘喘
- 起早掛晚
- 無明火
- 兒女私情
- 亞肩疊背
- 恬淡無欲
- 起早睡晚
- 糧盡援絕
- 淆亂是非
- 官事官辦
- 嗟悔無及
- 官無三日緊
- 轉益多師
- 寒蟬凄切
- 南販北賈
- 走火入魔
- 茹苦含辛
- 官清法正
- 淆惑視聽
- 憨狀可掬
- 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風中之燭
- 快犢破車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兒女情多
- 建功立業
- 曠日持久
- 千里饋糧,士有饑色
- 浪跡江湖
- 天震地駭
- 害群之馬
- 世人皆知
-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赫赫時名
- 語無倫次
- 人取我與
- 風雨無阻
- 風前殘燭
- 南征北剿
- 世情如紙
- 嘯傲林泉
- 無明火起
- 風起云涌
- 揚鑣分路
- 逆耳忠言
- 窮途末路
- 跫然足音
- 無奈我何
- 教亦多術
- 無能之輩
- 世世代代
- 明見萬里
- 千里命駕
- 裹尸馬革
- 赫赫聲名
- 虛比浮詞
- 轉于溝壑
- 世世生生
- 錢過北斗
- 天淵之隔
- 官樣文書
- 揚幡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