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
注音:
意思解釋: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書經》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出處典故:漢 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成語簡語:fskr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主語、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同義詞:焚典坑儒
成語例子:滿清入主中原,焚書坑儒多少次,殺了民族思想的人。(梁斌《紅旗譜》四二)
英語翻譯:burn the books and bury the scholars alive
日語翻譯:書籍(しょせき)を焼き払い,儒生(じゅせい)を生き埋めにする
俄語翻譯:сожжéние конфуциáнских книг и истреблéние конфуциáнцев
成語謎語:秦始皇對書生
來源故事:
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陽宮擺席慶賀打敗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文武官員全出席了。有七十個在學術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參加了這次宴會。在宴會上博士的領袖周青臣舉杯頌揚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聽了周青臣的頌揚,連連夸獎周青臣道:「說得好!說得好!」
可是這番頌揚卻觸怒了另一些滿腦子舊思想的博士們,有一個叫淳于越的博士,他聽周青臣說分封制不好,郡縣制好,心里十分難過。便急忙對秦始皇說:「陛下!我聽別人說,殷周兩代的國王傳了一千多年,他們分封子弟功臣做諸侯,那個制度本來就很好。」
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聽了心里很是厭煩。他叫大家再議論議論,看看究竟是分封制好,還是郡縣制好。這時已經任丞相的李斯反對淳于越的謬論,并建議;史官所藏的書籍,凡屬不是秦國的歷史,全都拿來燒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詩經》、《尚書》,而是私家收藏的一類書籍,一律焚燒掉,杜絕混亂思想的根源。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書。其具體辦法是:除了那些講醫藥、占卜、種樹一類的書以外凡不是秦國史官所記的歷史書,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間所藏的《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的書籍,在命令下達三十天之內,都要繳到地方官那里去燒掉。
秦始皇下令焚書,使得許多讀書人非常反感,不僅那些有舊思想的人反對他的暴行,連一些在朝廷里享受著高官厚祿的博士,也在暗地里議論。秦始皇聽說讀書人在背后說他的壞話,有的還逃走了,十分生氣,決定狠狠懲治他們。于是下令查辦那些在背后誹謗他的讀書人。也不詳細審問,查證核實,就叫人在咸陽城外挖了個大坑,把他們全部都活埋了。
秦始皇焚書坑儒,目的是想統一思想,壓制那些反對中央集權制的思想和言論,但他的做法太過分了,太殘暴了。焚書,既毀滅了秦以前長期積累起來的文化財富;坑儒,又殺害了許多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秦始皇是一個完成偉大統一事業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對人民實行殘暴統治的皇帝。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縮頭縮腳
- 計無所施
- 焚書坑儒
- 日甚一日
- 焚林而獵
- 萬古不變
- 駑馬鉛刀
- 譚何容易
- 水洩不通
- 毫無遜色
- 窮山惡水
- 紛紛攘攘
- 萬古不磨
- 鼾聲如雷
- 疾惡如仇
- 萬古不朽
- 良工心苦
- 明哲保身
- 司馬牛之嘆
- 痛心泣血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野馬塵埃
- 求大同,存小異
- 吃人不吐骨頭
- 含著骨頭露著肉
- 吃現成飯
- 縮屋稱貞
- 丑八怪
- 潰不成軍
- 大相徑庭
- 迷戀骸骨
- 痛心刻骨
- 如饑似渴
-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 芬芳馥郁
- 野鬼孤魂
- 賣官鬻爵
- 寒耕熱耘
- 紛至沓來
- 譚虎色變
- 兼弱攻昧
- 吃肥丟瘦
- 兩小無猜
- 目不窺園
- 痛飲狂歌
- 野居穴處
- 仁義道德
- 吃大鍋飯
- 說時遲,那時快
- 痛飲黃龍府
- 良辰美景
- 假力于人
- 萬古常新
- 摘奸發伏
- 名垂青史
- 海晏河清
- 痛之入骨
- 野史稗官
- 家雞野雉
- 說今道古
- 萬剮千刀
- 蜩螗羹沸
- 急流勇退
- 分香賣履
- 冒天下之大不韙
- 悔過自新
- 野性難馴
- 野有餓殍
- 萬紅千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