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甑不顧
注音:
意思解釋: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出處典故:《后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成語簡語:dzbg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既成事實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漢孟敏嘗墮甑不顧,知其無益;宋太祖謂犯法有劍,正欲立威。」
英語翻譯: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來源故事:
東漢時期,孟敏曾經客居太原,一次他挑著甑,一不小心掉在地上,他頭也不回就走了。林宗看見后問他為什么不去檢查甑的破損情況,他說甑都破了,再看他有什么用呢?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盲者得鏡
- 一解不如一解
- 墮甑不顧
- 塞翁失馬
- 高位厚祿
- 宦海風波
- 前倨后恭
- 面授機宜
- 翻山越水
- 情天孽海
- 遠水救不得近火
-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 落落大方
- 墮云霧中
- 搴旗斬馘
- 籠絡人心
- 翻然悔過
- 鉤深致遠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掇臀捧屁
- 翻山涉水
- 浩若煙海
- 遣詞造句
- 膏唇試舌
- 零七八碎
- 得意自鳴
- 紅葉題詩
- 蜣螂抱糞
- 遠親近鄰
- 朵頤大嚼
- 耗子尾巴
- 羝羊絓棘
- 勤兵黷武
- 遠不間親
- 巾幗英雄
- 一介儒生
- 捐軀殉國
- 人盡其才
- 一驚非小
- 欱野歕山
- 蹺蹊作怪
- 掉頭不顧
- 猿悲鶴怨
- 解鈴系鈴
- 緩步代車
- 茍安一隅
- 來蹤去跡
- 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 掇拾章句
-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 歡聲雷動
- 掉嘴弄舌
- 狗茍蠅營
- 一舉兩便
- 秋毫之末
- 翻手為云
- 哼哈二將
- 懷恨在心
- 葵藿傾陽
- 臨事而懼
- 廬山真面目
- 話里有話
- 一聚枯骨
- 流落江湖
- 掇菁擷華
- 一舉兩失
- 屈高就下
- 翻手為云覆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