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自計
注音:
讀音讀法:
意思解釋:計:計算。指臨到危險時刻只為自己著想
出處典故:后晉·劉昫《舊唐書·吳溆傳》:「人臣食君之祿,死君之難,臨危自計,非忠也。」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自私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置之度外
成語例子:大丈夫是不會臨危自計的
來源故事:
唐朝時期,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叛亂,自稱建興王,盧龍節度使朱滔也叛亂,自稱冀王,而他的哥哥朱泚進攻長安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秦。唐德宗逃到奉天,只有大將軍吳溆不臨危自計,前去長安游說朱泚歸降朝廷而被殺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旁敲側擊
- 臨危自悔
- 興旺發達
- 推誠布信
- 臨噎掘井
- 推誠相信
- 臨淵羨魚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 海外扶余
- 推誠待物
- 為民父母
- 震天鑠地
- 直節勁氣
- 臨危自省
- 徵羽之操
- 敬鬼神而遠之
- 天下老鴉一般黑
- 大魚吃小魚
- 難以啟齒
- 直如弦
- 年高望重
- 遠引深潛
- 遠在千里,近在目前
- 大隱朝市
- 推誠相待
- 天下大同
- 難舍難離
- 如湯沃雪
- 難伸之隱
- 天下大治
- 好事成雙
- 怫然而怒
- 震懾人心
- 大有希望
- 狼狽為奸
-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 匿瑕含垢
- 毫不在乎
- 落井下石
- 巧妙絕倫
- 拒之門外
- 將相之器
- 撼樹蚍蜉
- 巧偽不如拙誠
- 敬老愛幼
- 刑天爭神
- 旱澇保收
- 奮不慮身
- 臨危自計
- 寒花晚節
- 人琴俱亡
- 難以逆料
- 三思而后行
- 天下老鴰一般黑
- 奮臂一呼
- 戒驕戒躁
- 如魚得水
- 揭竿而起
- 敬布腹心
- 直而不挺
- 敬老慈稚
- 運用之妙,在于一心
- 奮不顧生
- 互為表里
- 奮臂大呼
- 七行俱下
- 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 巧拙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