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廬
注音:
意思解釋: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出處典故: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成語簡語:ccml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剛出道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廬」,我們準可以掃光他!(魯迅《彷惶 高老夫子》)
英語翻譯:young and inexperienced
日語翻譯:初めて世間(せけん)に出(で)る
其他語言:<德>jung und underfahren<法>débutant <bec jaune>
成語謎語:諸葛別隆中
來源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并拜為軍師。而關羽、張飛對他不以為然。沒過多久,曹操派大將夏侯惇領十萬大軍攻打新野,劉備找諸葛亮商議,諸葛亮說:怕眾將不聽我令,愿借主公印劍一用。劉備忙將印劍交給諸葛亮。諸葛亮開始集眾點將。命關羽帶一千人馬埋伏在豫山,放過敵人先頭部隊,看到起火,迅速出擊。張飛帶一千人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殺向博望城。關平、劉封帶五百人馬,在博望坡后面分兩路等候,敵軍一到,立刻放火 。又把趙云從樊城調來當先鋒,只許敗不許勝。劉備帶一千人馬作后援。關羽忍不住問:我們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諸葛亮說:我在城中坐等。張飛大笑說:我們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遙!諸葛亮說:印劍在此,違令者斬!關羽、張飛無話,冷笑著走了。在戰斗中,各將按諸葛亮吩咐行事,直殺得曹兵丟盔棄甲。諸葛亮初次用兵,神機妙算,大獲全勝。關羽、張飛等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