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聾作啞
注音:
意思解釋: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出處典故: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成語簡語:zlzy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與「不聞不問」有別:~側重于形容不理睬;「不聞不問」側重于形容不關心。
反義詞:振聾發聵
成語例子:魯迅《三閑集 在鐘樓上》:「于是只好襲用仙傳的古法,裝聾作啞,置之不問不聞之列。」
英語翻譯:pretend to be ignorant of sth.
俄語翻譯:делать невинный вид
其他語言:<德>sich taub und stumm stellen<法>faire le sourd
成語謎語: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