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
注音:
意思解釋:增損一字;賞以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出處典故: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成語簡語:yzqj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一文不值
成語例子: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上)
英語翻譯:A single word is worth a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成語謎語:妙
歇后語:王羲之手書
來源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當時養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門客數千人,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書面上。匯集起來,成了一部二十余萬言的巨著,提名「呂氏春秋」。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經典。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布: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字或減一字者,就賞賜千金(合黃金一斤)。這段記載,見「史記」:「呂不韋傳」。后來的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贊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別出色,字字珠磯,不可多得。例如我們讀到一位名學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業程度和品質,還能相應增加教師本身的進修,對這樣的一篇價值極高的文章,我們便可說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會中,樣樣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們說,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費價格之高,相當于「一字千金」。不過,通常我們還是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或修辭的美妙比較妥當。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秀色可餐
- 心急火燎
- 做好做惡
- 一字千金
- 天摧地塌
- 做好做歹
- 添醋加油
- 作古正經
- 勢不可當
- 一瓣心香
- 無奇不有
- 左顧右眄
- 污七八糟
- 煙花風月
- 一字兼金
- 易子而教
- 史不絕書
- 蔚成風氣
- 休養生息
- 星羅棋布
- 兄死弟及
- 天從人原
- 言語妙天下
- 天成地平
- 一字長城
- 明槍容易躲,暗劍最難防
- 增收節支
- 儼乎其然
- 曾不慘然
- 統籌兼顧
- 廷爭面折
- 尾大不掉
-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 食不兼味
- 源遠流長
- 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
- 天長地老
- 偷狗戲雞
- 無平不頗
- 嫣紅姹紫
- 無偏無倚
- 譖下謾上
-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 言和意順
- 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食不兼肉
- 形勢逼人
- 冢中枯骨
- 食不遑味
- 賊子亂臣
- 一字褒貶
- 置身事外
- 謀夫孔多
- 賊心不死
- 正大光明
- 心如刀絞
- 做剛做柔
- 無偏無頗
- 燕頷書生
- 坐地自劃
- 作法自弊
- 以錐飡壸
- 恬不知羞
- 一介不取
- 謝天謝地
- 心弛神往
- 唐突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