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法自弊
注音:
意思解釋:作定自弊。
出處典故: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成語簡語:wfzb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指作法自斃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同義詞:作法自斃
反義詞:嫁禍于人
成語例子: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八年》:「毅嘆曰:‘為法自弊,一至于此!’」
英語翻譯:conduct law to limit oneself <create laws only to destruct oneself>
來源故事:
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進行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革,太子駟觸犯新法被商鞅定罪。秦國逐漸富強起來。后來太子駟成為秦惠文王,他公報私仇要治商鞅罪過。商鞅出逃,沒人敢收留,沒想到商鞅作法自斃,被秦王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