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皮帶骨
注音:
意思解釋:比喻拖沓,不灑脫。
出處典故:宋·黃庭堅《鐘離跋尾》:「此來更自知所作韻俗,下筆不瀏離,如禪家黏皮帶骨語。」
成語簡語:npdg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辦事刻板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明·李東陽《麓堂詩話》:「不過一字一句,對偶雕琢之工,而天真興致,則未可與道,其高者失之捕風捉影,而卑者坐于黏皮帶骨。」
注音:
意思解釋:比喻拖沓,不灑脫。
出處典故:宋·黃庭堅《鐘離跋尾》:「此來更自知所作韻俗,下筆不瀏離,如禪家黏皮帶骨語。」
成語簡語:npdg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辦事刻板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明·李東陽《麓堂詩話》:「不過一字一句,對偶雕琢之工,而天真興致,則未可與道,其高者失之捕風捉影,而卑者坐于黏皮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