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
注音:
意思解釋:吸取桂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出處典故:《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成語簡語:qcbd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和「揚長避短」;都含有「取長處;避短處」的意思。但~偏重在「補」;指用長處彌補短處;強調「吸取桂人的長處」的意思;「揚長避短」偏重在「避」;指避免短處;對「長處」還有「發揚」的意思。
同義詞:揚長避短
反義詞:故步自封
成語例子:〖示例〗外來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必須互相取長補短,才能有進步。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
英語翻譯:mutually to make up their deficiencies
日語翻譯:長短(ちょうたん)相補(あいおぎな)う
俄語翻譯:учиться друг у друга
其他語言:<德>anderer Leute Vorzüge übernehmen,um die eigenen Mǎngel auszugleichen
成語謎語:截了大褂補短褲
歇后語:長衫子改夾襖;瞎子背跛子
來源故事:
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