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解
注音:
意思解釋:碰著刀口就分開了。比喻事情容易處理;問題容易解決。
出處典故:《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語簡語:yrej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百思不解
成語例子:只要這位教士到場,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無不迎刃而解的。(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英語翻譯:Bamboo splits all the way down as soon as it touches the knife's edge.
日語翻譯:容易(ようい)に解決(かいけつ)する
俄語翻譯:срáзу разрешиться <быстро и успешно разрешиться>
其他語言:<德>das Problem ist leicht zu lǒsen<法>affaire qui ne présente aucune difficulté une fois le principal point éclairci
成語謎語:斗牛;快刀斬亂麻
歇后語:刀劈茅竹
來源故事:
公元280年,西晉鎮南大將軍杜預向晉武帝司馬炎建議,討伐吳國,他調兵遣將,10天功夫就占領了長江流域的大片地方。當時有人建議收兵待來年春天再戰。杜預認為要乘勝追擊,趁士氣高漲時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舉占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