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成語字典 >> 養虎遺患

養虎遺患

注音:ㄧㄤˇ ㄏㄨˇ ㄧˊ ㄏㄨㄢˋ

讀音讀法:養虎遺患的讀法

意思解釋:遺;留下;患:禍患。養著老虎;留下禍患。比喻縱容壞人;給自己留下后患。也作「養虎留患。」

出處典故: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成語簡語:yhyh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一)~和「養癰遺患」;都可比喻姑息壞人;自己受害。但「虎」比作敵人或壞人;并只用于他人;「癰」比作壞人壞事;不僅用于人;也用于事;不僅用于他人;也能用于自己。(二)見「放虎歸山」(290頁)。

同義詞:養癰貽患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反義詞:除惡務盡斬草除根

成語例子:他非常恨陜西地方文武大員的糊涂無用,竟敢長期不明「賊情」,養虎遺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二章)

英語翻譯:To try to tame a tiger is to court trouble.

俄語翻譯:пригреть змею у себя на груди

來源故事:

  秦朝末期,由于秦國統治十分殘暴,激起了天下民眾的反抗。其中劉邦和項羽是起義軍的代表。劉邦比項羽先攻下秦的都城咸陽,項羽很不服氣,決定攻打劉邦。當時項羽的勢力很強大,劉邦不敢應戰,只得退守到漢中。后來,劉邦任用賢臣,廣施仁政,勢力逐漸強大起來。而項羽卻相反,一天天被孤立。這時,劉邦并沒有攻打項羽,而是派人去和項羽商量,愿意以鴻溝作為界線,兩人各占領一邊,并簽訂互不侵犯的和約。項羽明白以自己的力量很難打敗劉邦,只好接受這個建議。雙方簽下合約后,項羽帶兵往東去了,劉邦感到很滿意,打算撤兵往西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但大臣張良等人卻對他說:「您已占領天下大部分的土地,諸侯又都投靠了你。項羽的軍隊已經不堪一擊,如果不趁現在消滅他,將會留下后患,真是養虎遺患呀!」劉邦也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于是發兵消滅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


上一個: 以冰致蠅 下一個: 藥石之言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