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三緘
注音:
意思解釋: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出處典故:《孔子家語 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成語簡語:jrsj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指緘口不言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同義詞:緘口不言
反義詞:滔滔不絕
成語例子:于是奉老氏多敗之戒,思金人三緘之義。★晉·葛洪《抱樸子·重言》
英語翻譯:keep one's tongue
來源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參觀周王的祖廟,祖廟在當時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參觀者必須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廟堂大殿右邊的臺階前有一個銅人,銅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條,在背上還刻著字:「這是古時說話最小心謹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