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
注音:
意思解釋: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出處典故: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成語簡語:wxcd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和「發憤圖強」都有決心奮斗;謀求富強的意思。但~含有刻苦自勵的意思;它形象而典雅;而「發憤圖強」只是淺顯的陳說。
反義詞:樂不思蜀
成語例子: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臥薪嘗膽,刻苦訓練。
英語翻譯:stoop to conquer
日語翻譯:臥薪嘗膽(がしんしょうたん)。目的(もくてき)を成(な)し遂(と)げるために,艱難辛苦(かんなしんく)すること
俄語翻譯:спать на хворосте и пить жёлчь
其他語言:<德>sich die Demütigung der eigenen Nation immer wieder bewuβt machen<法>couver sa vengeance
成語謎語:勾踐
來源故事: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后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于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